八九十年代在時間的長河中只能算是曇花一現,然而正是在這樣一個時代,人們從貧困走向了小康,甚至走向了富裕。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代,普通人的生存環境、生活狀態,甚至情感態度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。進入九十年代,一些過去不敢說的話,一些過去不敢做的事,甚至一些過去被認為有些不道德的事情,在過去根深蒂固的觀念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。
我的家鄉在山區,那時候山區的生活非常閉塞落後,我生活的山區西山村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故事,這些故事充滿了人間的喜怒哀樂,揭露了人性的很多弱點,傾吐了很多人性中隱藏在皮膚下的情感。
讓我給你講一個發生在我和一個遠房表親之間的故事。
西山村是江城縣一個非常偏遠的山區,這裡的人民風淳樸,面朝黃土背朝天,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。這樣的生活,似乎有些陶淵明世外桃源的意境,但意境是吃不出來的。「民以食為天」,百姓更看重自己的衣食住行。因此,西山村很多青壯年為了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,都到外地打工。
我們對面住著我的遠房表哥馬金海。馬金海身材高大,體魄強健。他和村裡的其他人一樣,拋下妻子和女兒,到廣東東莞打工謀生。留在家中的妻子李巧珍,則負責照顧老人和孩子。
堂嫂李巧珍每天都會帶著農具到自家的山上,為種玉米和種菜的鬆土、剝老葉,再把玉米葉和發黃的菜葉帶回來喂牲畜和愛吃玉米葉的老山羊。堂嫂的侄女每天放學後都會幫媽媽幹些養豬、喂羊等活兒,乾得乾脆利落。那時候交通不發達,堂嫂出去打工不容易,所以馬金海一出去,一般要到年底才能回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