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又是在劉邦剛坐上皇帝的時候,他如何能不著急?大家就是吃不上飯,才跟著他造反秦始皇的,若是生活更差了,難免有人落草為寇甚至舉旗高呼。而且,還有那些異姓王,匈奴、烏桓、鮮卑等游牧民族的威脅,哪一個都可能顛覆他的江山。
劉邦著急,自然是拉著他的智囊團不停開會。開來開去,便認為天災人力難敵,還是要人口上來,多開荒多耕種,有了青壯年勞動力,就有了一切。
但戰後的老弱殘疾,女人又看不上,而且戰亂中沒了兒子的家庭,也會願意女兒留在家裡多幫襯幾年。男不婚女不嫁,人家被窩裡的事情,該如何干預?
就在劉邦急得團團轉時,陳平又出了一個妙計,他告訴劉邦說:「陛下,您只需頒布兩條法令,問題便能迎刃而解。」
沒想到,劉邦聽後,一邊笑著罵「餿主意」,一邊還真就下令執行了。
這兩條法令,第一條,用現在的話來說,就是「剩女稅」。
劉邦在建國的時候,曾定下了一個「人頭稅」,規定15歲以上、56歲以下,這些有勞動能力的人,不拘男女,都要繳納120錢的人頭稅,這個叫做「一算」。
女人的生育能力,是國家的重要資源,女人不結婚不生育,國家就得少收人頭稅,所以想當剩女,得把這個稅收損失補上。
這個剩女稅,也是從15歲開始收,而且相當的重,要收五算。你該生五個你不生,就按五個收你稅,加上媽媽自己的人頭稅,這一下就得交6倍的稅收。
這樣的稅,沒嫁出去的話每年都要收。古代人們生孩子多,這誰家裡如果有三四個女孩這樣收稅,那日子就沒法過了,因為女孩本來種地生產能力就不行,她一年乾的交罰款都不夠。
有罰,自然也有獎。第二條,如果誰家生孩子了,每生一個孩子,就減兩年的徭役。
徭役,說白了就是每年給國家免費干一段時間活,比如修道路、水利、城牆等等,一般一年要干一到三個月,一分錢不發。去服徭役的,都是家裡的青壯年,因此很耽誤事兒。但如果生幾個孩子,就能免很多年。
在以前,各諸侯國想鼓勵生育,往往是拿出獎勵,比如越國勾踐,便下令,生男孩獎勵一條狗,生女兒獎豬,生三胞胎,官府派乳母。
劉邦不能下令獎勵嗎?國家初建,太窮啊!劉邦出門,拉車的馬都是雜色的,因為湊不出幾匹一樣顏色的。這麼窮,也獎不起。